top of page

Architecture  Work

Library with Lantern

 
 
 
 
 

建築設計作品

鹿港古城,不但觀光資源豐富,熱情的待客之道亦是遠近馳名,鹿港廟宇慶典活動中, 以農曆四月十二日的媽祖誕辰,農曆五月初七日蘇府王爺的較盛大,端午龍舟競渡活動也相當熱鬧。而每年端午節舉辦的民俗才藝節,則表現出傳統民間藝術色彩,而如何利用此次設計將鹿港傳統藝術傳承下去呢?

 

這是一個充滿自然及綠意的圖書館,建築不再僅是為了人而打造,而是為了環境及生活,居民們、朋友們、

都能和建築及周遭景觀有美好的互動及融合。

 
 

過去的公共建築,使用者總是被館方的硬體和軟體等種種規範給強力支配。

 

此案為鹿港文化資訊中心,目的是將鹿港固有傳統文化資產更加發揚光大。

圖資中心結合了劇場、圖書館、多媒體服務等 多項功能,做為多核心存在的有機構造,就如同網子上的縫隙那樣,會構成網格狀的空間, 就如同人體構造中的孔洞一般,某些部位是接 再一起而呈連續性的狀態。

 
 

對於這個有機的構造,可以想像那會是個"既非內,亦非外" 的內外交融的狀態

 

圖資中心結合了展覽空間、圖書館、包廂、 多媒體服務等多項功能,

從裡或外都讓人讀不出哪個空間是主要的,

 

雖說是均質,其實是 透過樓高和光線的變化,以及「燈籠的自然 生長」,塑造出各種生機勃勃的室內景象。

而做為鹿港全新的圖書館,在空間安排上則是盡可能採取開放式設計,

搭配各種家具及設施使每個區域各具特色,讓使用者選擇他們想待的場所 ,

並感受如在公園裡漫步或街上閒逛的那種輕鬆與自在。

因此在建築設計上,利用球體燈籠建築加以改良,配合活動及植栽設計,

使其能作為慶典及舞台活動的功能,最終讓建築本身完全融入當地文化,將鹿港文化精神發揚光大。

構造體與它們的機能體系統,是企圖讓自然環境與建築融合在一起的新建築,

內部也有設備系統、空調風管,而來自上部的自然採光與自然換氣都變得更為可能。

那層樓又是圖書館的中心,反而打造的是一個均質空間,沒有層級之別,有的只是閱讀、展覽等不同使用 功能和性質上的差異。

Design 's Work -


Library with Lantern

 

建築設計作品

此案為鹿港文化資訊中心,目的是將鹿港固有傳統文化資產更加發揚光大,因此在建築設計上,利用球體燈籠建築加以改良,配合活動及植栽設計,使其能作為慶典及舞台活動的功能,最終讓建築本身完全融入當地文化,將鹿港文化精神發揚光大。

WHAT

地方圖書館

WHERE

​鹿港鎮

WHEN

Dec 2013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