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chitecture Work
Library 2.0 :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ibrary
建築設計作品
此案為一座圖書館設計,目的是設計一處10年後的圖書館,圖書館不只要提供讀者與知識交會的場域,
在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選擇、更多元化的學習環境,以及更多的社會責任。
讓圖書館空間更為積極主動的滲入城市與當地社會環境,創造出更多透明的互動平台。
如果將資訊類比到空間,會發現傳統的書閱讀路徑是單一的,以九宮格為例,字體在九宮格裡面是非常穩定的,
並不會超出九宮格的範圍。而當所謂的傳統書籍資訊變成單一位元,
空間即從傳統的物理空間轉變為數位空間的最小單位bit,也就是從完整穩定的九宮格碎化為無數的小單位bit。
數位時代的改變是在於我們不再需要完整的閱讀整本書,反而只需蒐尋我們想要擷取的段落即可,
而空間也是一樣,我們需要的是能自己選擇的空間。
當九宮格空間持續碎化時,其將演變為無限的最小單位,而產生的0,1,恰巧也是數位資訊的最小單位,
由0,1組成的bit,於是可以從中探討傳統物理空間和數位空間的連結關系。
將空間從完整的形式逐漸變為碎化的量體,讓大尺度與小尺度產生更多的對話空間,提升圖書館的自由度。
將圖書館藉「原子化」的手法,顯現空間碎化後的多樣風貌,提供新世代圖書館所需的彈性空間,
圖書館的機能組成將不會是以傳統樓層堆疊為考量,取而代之的是空間到空間、實體到虛體之間的全新體驗,
圖書館不再有明顯得空間界限,而是有更多的中介空間甚至是空間中的空間產生。
碎化的空間,創造不同層次的視野
從最底層,完整的公共空間到頂層碎化過後的閱讀空間,可以看出底層空間規劃較為嚴謹,動線安排也較為簡單,
過去,圖書館跟使用者之間只有單向的借閱功能,但是在LIBRARY 2.0的時代,
讀者有自行選擇、拆解資訊、解讀資訊的能力。
立面可以更明顯看出,底層為較大的開放空間,能更輕易的接納使用者,而往上則如同平面圖說明一般,
空間有更多的選擇、自由性,民眾在圖書館內也能體驗不同的閱讀心境轉換。
讓圖書館空間更為積極主動的滲入城市與當地社會環境,創造出更多透明的互動平台,
除了閱讀之外也有更多的交流活動產生。
碎化後的圖書館,創造更多彈性且能讓使用者自由選擇的空間,
未來的圖書館將成為實體化的GOOGLE,人們可以自由且無拘束的遨遊其中。
圖書館跟讀者的不再只是被動的單向借閱關係,而應該是主動的雙向選擇關係。
一個能讓我們漫遊其中、跳躍式的空間,讓我們更輕易的同時獲取大量資訊,而不是單侷限在一本書裡。
從集結的公共空間到碎化的閱讀空間,由大尺度的開放空間層作為環境和圖書館的緩衝,
而底部到頂部碎化的構造除了呼應碎形理論,試圖研究小尺度的空間對話外,
同探討資訊碎化到最小的bit時,人們將以有別於傳統的閱讀形式,具自由的選擇需要的資訊。
而越高層空間的選擇性越多,有更多的自由性,使讀者再從一樓到頂樓能體驗到不一樣的空間情境轉換。
Design 's Work -
Library 2.0
建築設計作品
此案為一座圖書館設計,目的是設計一處10年後的圖書館,圖書館不只要提供讀者與知識交會的場域,在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,可以提供更多樣化的服務選擇、更多元化的學習環境,以及更多的社會責任。
讓圖書館空間更為積極主動的滲入城市與當地社會環境,創造出更多透明的互動平台。
WHAT
圖書館
WHERE
高雄市
WHEN
July 2014